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院的教学工作又一次从线下转为线上,但这一次学院的教师和员工们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和准备去应对这样的变化。教师和员工们除了每天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数据上报、核酸检测以外,仍然在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线上教学。车辆工程系的石瑞芳老师在居家隔离线上教学期间,通过认真备课、悉心讲授、幽默互动、拍照检查等方法,保质保量得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引导员工积极向上
在封闭的环境中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觉烦躁不安,加上疫情的严重形势让每个人压力倍增。石瑞芳老师在授课中不失时机地穿插讲解志愿者的辛苦工作情况及感人事迹,讲述疫情防控的要点,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思想,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直播+平台互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石老师先后采用了超星直播课堂、QQ群在线课堂和学习通云平台来完成自己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任务。其中超星直播课堂、QQ群在线课堂可以模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通云平台可以发送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可弥补在线直播课堂互动消息不足的问题;课后在云班课上布置作业,及时反馈,结合员工作业情况,给予奖励经验值;在直播课堂中不时发布绘图练习并拍照展示任务,让员工时时有督促,同学优秀的展示也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让员工忙起来,让互动多起来
课前石老师会在云平台上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料,提前查看员工的自主预习情况,在微信群里提醒通知;根据员工的完成情况,确定员工理解上的难点,上课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通过多种教学平台的综合使用,在课内外创建活动激励员工自主学习。员工通过完成各项任务获得相应的“经验值”,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员工除了通过完成线上资源学习、签到等活动获取教师统一设置得分外,还通过作业、小组任务、头脑风暴、讨论、测试、抢答、举手等获取竞争性得分,使员工的得分呈现差异化。她根据员工得分值排名以及云平台统计了解掌握员工近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员工的反馈进行教学诊改,找出问题,调整教学计划,使得教学有可控性或前瞻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更好地引导、监督员工学习,优化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落实了学院对课程诊改的相关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她在课后对员工的作业有针对性地点评,耐心解答员工的疑问,收集员工作业中代表性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作为下节课重点回顾,巩固已学内容,展开新课。


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线上教学一定能够实现“员工学习有效果,教师教学有质量”的教学目标。让我们坚持学习,树立信心,坚定抗疫,早日回归线下课堂,早日拨开乌云见太阳!